
深度剖析:中国电信的数字游戏与银河证券的买入评级,投资者需警惕风险

中国电信:披着羊皮的狼,还是数字时代的脊梁?
中国电信,这家庞大的通信运营商,近年来总喜欢把自己包装成一个高科技弄潮儿,又是AI,又是量子,恨不得立刻把“创新”两个字纹在脑门上。但拨开层层迷雾,我们看到的,究竟是数字时代的脊梁,还是一头披着羊皮的狼?
稳增长的假象:一场数字游戏?
中国电信的“稳增长”,细究之下,恐怕只是数字游戏。年报上光鲜亮丽的数据,有多少是靠着垄断地位和政策红利堆砌起来的?什么用户连接规模的“内生良性循环”,说白了,不就是靠着强制套餐和捆绑销售,硬生生把用户套牢吗?利润复合增长率10%+,听起来很诱人,但这背后,是消费者权益的不断被挤压,是市场竞争的日益僵化。更别提那些“产业数字化收入”、“天翼云收入”、“IDC收入”,这些充满专业术语的词汇,掩盖的,是转型过程中的阵痛,是新业务对传统业务的蚕食,以及,对未来增长的焦虑。把“稳增长”当成遮羞布,不如好好反思一下,如何在创新中,真正做到以人为本。
AI、量子:画饼充饥的新故事?
“AI+”、“量子+”,中国电信喊得震天响,仿佛一夜之间就能引领科技革命。但这些真的不是画饼充饥的新故事吗?“息壤”一体化智算服务平台,全国首个全国产化万卡训练方案,听起来很厉害,但实际效果如何?国产算力在多场景、多产品中的广泛应用,真的能打破国外技术的垄断吗?还是只是在自娱自乐?89亿元的智能收入,确实增长迅速,但相对于中国电信庞大的体量来说,不过是九牛一毛。量子科技更是遥遥无期,量子城域网建设,听起来很科幻,但离真正的商业化应用,还差着十万八千里。与其把精力放在这些虚无缥缈的未来科技上,不如先把现有的网络服务做好,解决用户的实际问题。
回购与分红:慷他人之慨的表演?
“提质增效重回报”,中国电信推出回购股份方案,提高分红派息率,一副为投资者着想的姿态。但这种“慷他人之慨”的表演,真的能提升公司价值吗?要知道,中国电信的利润,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国家财政的支持和政策的倾斜。把这些本应该用于技术研发和创新投入的资金,拿来回购股份和分红,无异于杀鸡取卵。分红派息率提升到75%?看起来很诱人,但羊毛出在羊身上,最终承担成本的,还是广大消费者。与其玩弄资本游戏,不如把精力放在提升服务质量和技术创新上,真正做到对投资者负责。
银河证券的“买入”评级:是真知灼见,还是利益输送?
银河证券的这份“买入”评级,洋洋洒洒几千字,看似专业,实则充满了粉饰和吹捧。在中国电信这盘棋局中,银河证券扮演的,究竟是客观的分析师,还是利益输送的掮客?
盈利预测:空中楼阁般的数字游戏?
银河证券给出的盈利预测,简直就是空中楼阁。2025年-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56.76亿元、386.89亿元、420.06亿元,EPS分别为0.39元、0.42元、0.46元,这些数字,是怎么算出来的?依据是什么?是基于对中国电信未来发展前景的乐观预期,还是仅仅为了迎合上市公司的需求?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下,任何预测都充满了不确定性。这种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的预测,更像是一种精心设计的数字游戏,旨在迷惑投资者,抬高股价。
机构背书:乌合之众的狂欢?
过去90天内,18家机构给出评级,15家“买入”,3家“增持”,目标均价为8.64元。这看似强大的机构背书,实则是一场乌合之众的狂欢。这些机构,真的是独立客观地分析了中国电信的投资价值吗?还是仅仅是受到了利益的驱动,集体唱多?要知道,机构评级并非金科玉律,历史上,被机构评级坑害的投资者,比比皆是。在投资决策中,切不可盲目迷信机构评级,要有自己的判断和思考。
投资建议:糖衣炮弹的诱惑?
“受益算网基建新变革、下游AI应用普及有望超预期”、“基本盘经营稳健推进高质量发展”、“‘AI+’‘量子+’等行动取得突破打造第二增长曲线”,银河证券的投资建议,简直就是一剂糖衣炮弹。这些美好的前景,真的能够实现吗?还是仅仅是一种美好的愿景?中国电信的投资价值,真的值得“买入”吗?或许,只有时间才能给出答案。但可以肯定的是,在投资决策中,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,不要被华丽的辞藻所迷惑,要深入了解公司的真实情况,仔细评估风险,才能做出明智的决定。
风险提示:遮遮掩掩的真相?
任何投资都伴随着风险,中国电信也不例外。银河证券在报告结尾列出的“风险提示”,看似客观,实则遮遮掩掩,避重就轻,根本无法反映中国电信面临的真正挑战。
政策与技术: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?
“国内外政策和技术摩擦不确定性的风险”,这简直就是一句废话。哪个行业不存在政策和技术风险?关键在于,中国电信面临的政策和技术风险,远比其他行业更加严峻。中美贸易战的阴影下,中国电信能否获得关键技术和设备?如果被列入“实体清单”,又将面临怎样的困境?这些风险,银河证券避而不谈,或者一带而过,根本无法让投资者充分了解。政策和技术,就像达摩克利斯之剑,随时可能落下,给中国电信带来致命打击。
新兴业务:镜花水月的泡沫?
“运营商新兴业务不及预期的风险”,这句话同样苍白无力。中国电信的新兴业务,真的能成为新的增长引擎吗?天翼云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?AI、量子等新兴技术,何时才能真正商业化?这些都充满了不确定性。如果新兴业务发展不及预期,中国电信的业绩将受到严重影响。这些风险,银河证券只是轻描淡写地提了一下,根本没有进行深入分析。新兴业务,很可能只是镜花水月的泡沫,最终破灭,给投资者带来巨大损失。
AIGC:海市蜃楼的幻影?
“AIGC技术应用落地不及预期的风险”,这更是典型的风险提示模板。AIGC(人工智能生成内容)技术,目前还处于发展初期,距离真正的应用,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中国电信在AIGC领域的布局,能否取得成功?AIGC技术能否给中国电信带来新的增长点?这些都充满了不确定性。如果AIGC技术应用落地不及预期,中国电信的投资将面临巨大的风险。AIGC,很可能只是海市蜃楼的幻影,最终消失,让投资者空欢喜一场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